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区要闻

果蔬大棚促增收
【信息时间:2025-05-3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时下,许昌市东城区永昌街道鲁庄村大棚内蔬菜瓜果陆续迎来成熟期,大棚内种植户们忙碌采收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一幅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棚“丰”景图正徐徐铺展。

5月24日,记者走进永昌街道鲁庄村种植户鲁根生的瓜果温室大棚,一个个青翠碧绿、个头均匀、纹路清晰的吊瓜、甜瓜,长势喜人,饱满的果实将枝头压弯,散发出诱人的果香。种植户鲁根生介绍道:“我今年种8亩瓜果地,现在吊瓜、甜瓜均已成熟,一亩产量7000斤左右。现在我们一部分瓜果销往商超,一部分通过现场采摘体验的方式销售农产品,让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有效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随着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许多种植户还借助网络直播等新兴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使得鲁庄村的特色果蔬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段时间,鲁庄村的大棚西红柿也迎来大丰收,一箱箱新鲜采摘的果蔬整齐摆放,静待运往各地市场,工人们在大棚内正忙着摘果,为采摘上市做准备。种植户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因为这批成熟的果蔬,不仅象征着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晶,更预示着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

“我种植了3个大棚的番茄,每亩地可产10000斤左右,这个品种西红柿的优势是经济效益好、体型好、口感好、颜色也好看。全部大棚占地面积大概是10亩,棚内种植品种丰富多样,既有当下成熟的西葫芦、荆芥,也有辣椒、茄子、油麦菜品种。”种植户鲁来安介绍。

蔬菜种植从育苗、移栽、管理到采收的每个环节均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创造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的机会。67岁村民刘爱玲就来到了这里上班,通过这份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也有效改善了生活条件。

“通过发展大棚经济,进一步壮大了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可以吸纳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增收。我们将扩大蔬菜大棚的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质、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种,同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蔬菜产得出、卖得好。”东城区永昌街道鲁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俊红说道。

东城区永昌街道鲁庄村只是全区发展大棚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城区聚焦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大棚经济,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政策落地,加大帮扶力度,在设施农业、科技赋能、产业带动等多个环节持续发力,加强产业现代化管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助推产业高效发展,实现种植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结构层次化。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村民就业增收,让“大棚经济”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我们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实际,不断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渠道,依托科技赋能、产业带动,打出科技赋能‘组合拳’,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群众富的‘棚’勃发展之路。”东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小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