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区要闻

凝心聚力谋发展 大美东城出新彩 ——看许昌市东城区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息时间:2021-10-28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徜徉在许昌市东城区,广场游园或大气磅礴,或优雅精致,让市民健身休闲更加惬意;东湖、鹿鸣湖碧波荡漾,水光潋滟,让城市显得愈发灵动;众多品牌商场正在聚势成为许昌新商圈,让“购物在东城”成为一种享受;华灯初上,高科技灯光技术给大型楼宇披上“外衣”,让城市夜景美轮美奂、如在画中……

很难想象,这是一片1997年才开始建设的新城区。24年沧桑巨变,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快速崛起,绽放出璀璨光华。

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安全整治、创文明城……在一场场大战大考中,东城区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全员出战,奋战在任务最艰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为群众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阵地”。

“城市有品位、发展有质量、民生有温度。”东城区党工委书记李成说,东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许昌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部署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许东新城开发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以主动作为的担当、克难攻坚的干劲,打造大美东城、首善之区,迈出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的铿锵步伐。

党建引领——担当奉献,凝聚东区发展合力

  “能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有很多事情让我感动。”许昌市东城区鹿鸣湖畔社区志愿者韩晓军至今难以忘记,在小区全员核酸检测时,一位位社区工作者和党员志愿者早已汗透衣衫,仍在跑前跑后维持秩序;忙到次日凌晨,他们早已腰酸腿困,仍在一条条录入核酸检测信息……
        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广泛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抗疫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东城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4个单位、7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主阵地,与村(社区)干部协同作战,不分昼夜,24小时在岗值守,做好信息录入、疏导群众、维护秩序、调配物资、政策宣传等工作,化身为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是东城区党建引领聚合力的生动体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工程硕果累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背后,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打造发展“加速度”的最大“动力源”。 
 欲事立,先心立。心正则身正,心明则行笃。东城区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东城区落地生根。  
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东城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新自选动作,扎实开展“三新三树三力”实践活动,按照“新格局、新作为、新征程,树立有解思维、树立用人导向、树立优良作风,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要求,在解放思想、重点项目建设、许东新城开发、社会综合治理、安置房建设与分配、营商环境、干部执行能力等方面,以新思路破解难题,以促民生造福群众,以硬作风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厚植发展优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筑牢高质量发展堡垒,还需夯实基层组织“压舱石”。东城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做实做细基层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快党支部、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各类服务团体的规范组建,着力推出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城市社区党建示范点。在农村社区,持续用好“抓办促村、整办推进”工作载体,加大软弱涣散村排查整顿和典型示范村培育提升力度,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全年基层党建重点攻坚项目,力争年底前全区80%以上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在党政机关,深入开展“五比一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自觉担险、担难、担责,全力推动模范机关党组织建设,为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发展”里也有“小日子”。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东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既表现为“首位崛起”中攻城拔寨的必胜信心,又表现为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绣花描红的细致功夫。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东城区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全市一流的城市环境。

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东城区坚持“互联网+”理念,全力打造智慧社区,让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实现“窗口前移、服务下沉”,让群众享受掌上办、网上办、门口办,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智慧社区养老,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型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物业管理,对全区100余家物业企业进行星级动态管理,一月一考评,半年一观摩,年终综合考评,进一步提升全区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物业服务的需求。

持续巩固生态环境。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标本兼治,抓好源头治理,加快推进5个街道环境空气站建设,确保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10、PM2.5和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市定目标,并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严格落实河长制,将河湖“清四乱”整治范围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实现河湖全覆盖。加快推进钧都路、兰花街、天宝路等路段的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将建安大道打造成为许昌市形象展示、绿色自然、游客接待的“迎宾大道”。 
 教育事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针对当前东城区教育存在的优质资源不足、区域发展不均、队伍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东城区将在硬件建设上强化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紫云路小学(二期)、德星路小学、竹林路小学及许东新城3所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8000个,进一步缓解择校热、大班额难题;在教师管理上,实施教师管理革新工程,不断深化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充分调动全区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在校长培育上,实施校长队伍培养工程,创新校长选聘机制,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在名校打造上,以东城区实验小学、学府街小学、兴业路小学等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校园”“许昌名校”为基础,加强与市直名校合作,重点把东城区实验中学、新东街中小学、南海街小学、许都路小学等一批学校,培育成为在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名校,不断擦亮东区教育品牌。  
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城区围绕“全面宜居、全域宜居”目标,强基础、补功能、提品质,着力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

项目为王——优化环境,全力打造许东新城

  这是一场准备充分,高规格、高水平的项目推介活动:东城区在航空大酒店隆重举行项目推介会,对全区的土地、棚改、基础设施等19个项目进行推介,总概算投资近70亿元;全国各地的140家企业、400余名代表参加,共话合作,共谋发展。企业家们纷纷表示,东城区营商环境优渥,生态环境优良,房地产、教育、医疗等市场前景可观,是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希望与东城区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东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凯强表示,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希望所在,东城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投资行动计划,着力提升产业实力、完善配套设施、聚集人气商气,以项目建设的推进和突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东城区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对金融保险、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等领域在财政奖励、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扶持,把服务业作为全区发展的重点,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紧盯二产衍生、工业设计、现代金融以及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的蓄势和走势,积极谋划布局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发展楼宇经济。依托东城区电商产业园,重点在空港商务楼群及沿天宝路、莲城大道两侧集中布局电子商务产业,打造“互联网大厦”;依托一峰国际、大正中央金座、亨源通世纪广场等商务楼群,吸引银行、保险、债券、基金等行业入驻,打造“金融保险大厦”;依托东城区科技孵化园,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入楼、入园,形成集聚效应,打造“科技创新大厦”。建设临港物流基地。抢抓郑许一体化、许港产业带对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东城区交通区位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相对集中的发展优势,在许昌东站以东区域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塑造全市“智慧物流、临空配送”的形象名片。同时,加快推动“三洋铁路”这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东城区客运、货运站点的牵引辐射带动作用,在现有物流产业的基础上(胖东来综合生产基地、格罗科物流园、保元堂物流基地和新大新智能化配送中心),引入申通、圆通等知名物流企业,努力打造省级现代化物流基地。培育园区经济。积极推动东城区数字经济综合体、胖东来综合产业园、新大新总部及智能化配送中心和继元科技产业园等4个专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新兴园区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招商引资大手笔推进。东城区具有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切实把开放招商作为推动项目建设、激发全区发展活力的突破口,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加大引资引智力度,着力抓好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意向项目加快落地,优质项目对外招商。精准定位“招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和减税降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重点项目分包“跟跑”和“万人助企、联乡帮村(社区)”活动,深入一线把脉问诊,落实出台服务业优惠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主动服务,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工作、加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工作、增强电商创业园区供给效率、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创新创业环境活力;优化服务“亲商”。全区各级各部门把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硬指标,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以“万人助企、联乡帮村(社区)”和“两条例一决定”活动为抓手,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进行流程再造、规范服务,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秉承“应办尽办”的原则,完善“首问负责”制和“一次办成”机制,对审批事项再清理、再精简,率先推出“新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项目,去繁就简,实现“一口受理、一次办成”,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与此同时,积极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新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办”、随时随地“掌上办”、疫情期间“预约办”,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倾心当好服务项目和企业的“店小二”,倾力让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许东新城是一片众人瞩目的发展热土、人才沃土,总占地2.5万余亩,规划设计以绿脉主轴为主题空间结构,涵盖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多层次服务设施,结合周边“林、田、湖、河”生态格局,形成“碳汇绿廊,生态共享”“北教南创,双核联动”的生态结构,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苏凯强表示,市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北进东拓、加快许东新城重大片区开发建设,未来一个时期许东新城将是东城区发展建设的主战场。东城区坚持“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特色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推进谋划实施的“121233”项目,即12条市政道路(含忠武路二期)、1条河(小洪河水系整治)、2所医院(东城区人民医院、许昌清福健康养老中心)、3所学校(紫东路中小学、清风路小学、东枫外国语学校)、3个安置房(岗王、邓庄、长村),拉开许东新城开发建设序幕。截至目前,许东新城重点区域的征地拆迁已基本完成,道路、水系、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当前要重点做好5项工作:尽快完成花都大道两侧的征拆工作,开启许东新城建设热潮;以忠武路开通为带动,全面启动海棠路、水杉路、清风路等11条市政道路建设和总长7公里的小洪河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启动邓庄、长村、岗王社区安置小区建设,积极兑现承诺,解决群众“回迁难”问题;全面启动景紫东路中小学、清风路小学和东城区人民医院等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集聚城市活力,拉动城市发展;加快推进万洲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35亿元的梦幻三国5G文旅项目,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此外,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的工作思路,今年将重点做好打通路网、社会事业、生态治理、土地出让、安置房建设等5个方面的工作。  
“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把许东新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学的生态新城。”苏凯强说。 

民生为本——共建共享,构筑宜居宜业家园

  清晨,在东城区鹿鸣湖体育公园,人们或漫步于绿荫小径,或流连于锦簇花海,旖旎的美景、健身的市民,构成一幅城市生活的美丽画面。“现在的东城区,不用专门去旅游,出门就是风景!”空港新城小区居民赵胜祥说起来满脸自豪。 
   最美的风景是“和谐”,最好的感受是“幸福”。蓝天碧水铺就城市底色,路畅河清绘出生态画卷,产城融合厚植发展家底……探寻“十三五”期间东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轨迹,不难发现,“民生为本”这条主线清晰、温暖而且坚定。 
 东城区坚持高位推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民生工程建设,用责任和担当持续递交着精彩的“民生答卷”,城市宜居度、幸福感、获得感、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4项指数均居全市第一位,公众安全感指数全市领先,“十三五”期间连续5年荣获“全市综治和平安建设先进区(市、区)”。  
去年9月,许都路小学等6所中小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2万个;新东街幼儿园等15所高规格幼儿园开园迎新生,新增学位5000个,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升攻坚计划,全区共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12所,增加学位1.19万个,实现小区配套普惠性幼儿园,有效缓解了上学难、大班额等问题。 
 一心一意谋民事,一枝一叶惠民生。中央公园景观、鹿鸣湖体育公园绿化景观、许昌东站出入口等区域景观再提升;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居民户1万户;拆除户外广告及楼顶(体)标识1400余块;赵湾路南延、南海街西延等断头路顺利贯通;大力实施花都大道、G107改线、中原路、郑许市域铁路(东城区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形成“六纵八横”主干道路网;全面推进社区和村庄建设体育设施,实现城市社区、村庄体育设施全覆盖;建成11座智慧阅读空间,实现49个村(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东城区坚持系统谋划韧性城市建设,建立标准更高的城市管理体系,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内涵更加精致、环境更加精美、治理更加精细”。  
抢抓许昌市全域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东城区主动担当作为,强化使命责任,探索具有东城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抓好粮食生产。抓好永昌街道办事处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政治要求。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排污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永昌街道办事处、祖师街道办事处共9.7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和8公里的村内排水沟建设任务,加快推进2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出台城乡环卫一体化考评办法,由东城区环卫中心负责,加强对第三方环卫队伍的管理考评,并深入开展“五美庭院”创建,积极创建市级示范村和“果树进村”示范村;深入开展“一宅变四园”行动,有序推进“荒宅治理”,变荒宅为游园、菜园、果园、树园,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农村环境干净整洁。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以祖师街道办事处、永昌街道办事处为重点,以清潩河两岸观光采摘、华育“花舞小镇”和军鹰航模基地为依托,围绕做优做强乡村产业这一目标,打造品种多样、特色鲜明的观光旅游农业;依托已成立的5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盘活农村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永昌街道办事处宁门村椴木香菇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成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市民就医、教育、养老等服务水平,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真正把东城区建设成为人们更加向往的城市。”   
新阶段昂扬奋进,新征程阔步前行。东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践行“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的工作作风,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高质量经济迈出坚实步伐,高品质生活实现更优提升,高颜值城市呈现更美形态,高效能改革取得更新突破……美好蓝图,只有在时不我待的奋斗中铺展;精彩华章,只有靠只争朝夕的实干来书写。东城区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立足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优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聚合民生资源、推进精细管理、优化生态水系、强化康养保障、探索“棚改”新模式、建设“平安东城”等领域狠下功夫,不断完善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教育、交通枢纽和生活居住等城市功能,健全教育、医疗、市政等配套设施,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使东城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名符其实、成色更足”,全力打造许昌市集养老、居住、产业为一体的许东宜居生态智慧新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城区的绚丽篇章!